昆山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
地址:昆山市開發區南浜路688號電話:0512-57725216
傳真:0512-57725216
如今,考研熱潮逐漸成為了大學生們追逐高端教育、提高職業競爭力的方式之一,參與考研的人數愈來愈多,“上岸”的人占比卻愈來愈低,許多人都在苦苦掙扎,不知何去何從。所以,我們到底該思考什么?呼吁什么?難道真的是信口拈來 “不要內卷”嗎?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為什么不得不“內卷”!
一是學位拜金主義的猖獗。考研并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銀彈。尤其是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,過分追求考研可能反而會讓畢業生陷于焦慮和困境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全國共有180萬人參與報名考研,創歷史新高,考研人數占比也不斷攀升。即便如此,大部分參與考研的人甚至不清楚研究生的工作細節,僅僅是為了那一本“高一級的”學位證。
二是內卷嚴重,生活壓力越來越大。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,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,有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,甚至找到適合大學生學位的就業機會都愈發困難。去年,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和增量均創下歷史新高,畢業人數達到1076萬人,而今年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1158萬人,同比增加82萬人。在就業市場的另一端,崗位需求的增長明顯低于供給。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數據,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3%,但高校畢業生需求人數同比下降14.3%。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,今年1至2月份,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.6%,但16至24歲的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18.1%。多個高校的報告數據顯示,畢業去向中,“繼續深造”的比例逐年上升。一些博士生向媒體表示,選擇繼續讀博的原因之一是“在就業市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”。因此,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繼續深造,他們大部分也許只是無奈,希望通過更高的學歷來獲得合適的就業機會,這也是導致考研人數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。
三是身不由己,恐負期望。事實上,這一代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家庭的支持和努力才能完成學業的,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“出人頭地”,能夠通過讀書改變命運,實現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的提升,為此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物質、精神代價,只為了兒女獲得更好的教育。這種情況下,孩子的學歷和身份認同不僅僅代表著個人的成就,更代表了家庭的希望和支持,以及家庭通過代價所獲得的回報和榮耀,但現實卻使人無奈。
對此,建議:一、加大正確價值觀的引領。規范和增強主流媒體的價值觀正確引導,為社會帶來合理正確的導向,而非宣揚“內卷”,加劇“精神內耗”。二、改善就業環境。如今就業環境愈發艱難,應屆生優勢也逐漸消失,許多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,抱著“愛來不來,你不干有別人干”的心理,一味降低工作待遇。因此應當健全勞動法律法規以適應當下新的社會環境,緩解就業壓力。三、多與身邊的人交流交心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與朋友、與父母多交流,談談自己的真實想法,或許也是抵御內卷的好辦法。